第一单元 单元测验
1、代表国家标准。
A、ISO
B、GB
C、DB
D、JB
2、R10/3是优先数系的 。
A、基本系列
B、补充系列
C、派生系列
D、主要系列
3、在公差与配合中, 确定了尺寸公差带的大小。
A、标准公差
B、上偏差
C、基本偏差
D、公称尺寸
4、设计给定的尺寸为 。
A、理想尺寸
B、公称尺寸
C、极限尺寸
D、实际尺寸
5、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 尺寸。
A、最大极限
B、最小极限
C、公称
D、实际
6、(多项)机械加工误差包括哪些?
A、尺寸误差
B、形状误差
C、位置误差
D、表面微观不平度
7、完全互换的优点是生产率高,适用于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
8、公差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是设计时给定的。
9、保证互换性,就应把零件的误差控制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10、组成标准部件的零件之间的互换称为内互换。
11、优先数系列一定是等差级数。
12、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该是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
13、互换性对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都具有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
14、公称尺寸必须小于或等于最大极限尺寸,而大于或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15、零件实际尺寸即为其真值。
16、零件的偏差值可为正、负、零。
17、零件实际尺寸即为其真值。
18、零件的极限偏差是用来控制实际偏差的。
19、公差虽为绝对值,但公差值前面却不能加“+”号。
20、在公差与配合中,基本偏差确定了尺寸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第一单元 单元作业
1、1、互换性的定义及其技术经济意义?
2、已知:轴
第二单元 极限与配合基础(二)
第二单元 单元测验
1、孔和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随着孔、轴实际尺寸的变化可能得到间隙或过盈的配合,这种配合是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以上都是
2、孔、轴配合须满足 相同。
A、极限尺寸
B、公称尺寸
C、基本偏差代号
D、公差等级
3、标准公差数值由 确定。
A、公称尺寸和基本偏差
B、公称尺寸和公差等级
C、基本偏差和公差等级
D、实际偏差和公差等级
4、决定配合公差带大小的是 。
A、标准公差
B、基本偏差
C、配合公差
D、公称尺寸
5、以下哪一个公差等级精度最高?
A、IT0
B、IT01
C、IT1
D、IT10
6、当孔轴配合时,EI>es的配合是属于 配合。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无法确定
7、Φ20f6、Φ20f7、Φ20f8三个公差带 。
A、上、下偏差都相同
B、上偏差相同、下偏差不相同
C、上、下偏差都不相同
D、上偏差不相同、但下偏差相同
8、(多项)下列配合代号标注正确的有 。
A、φ60H7/r6
B、φ60H8/f8
C、φ60h7/D8
D、φ60js7/H8
9、(多项)基本偏差系列中,哪些的基本偏差为零。
A、H
B、F
C、JS
D、h
10、在间隙配合中,间隙的大小等于孔的实际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实际尺寸。
11、在尺寸公差带图中,孔公差带和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确定孔、轴的配合种类。
12、基孔制过渡配合的轴,其上偏差必大于零。
13、JS的公差带相对零线对称分布。
14、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数值一定相等。
15、公差带代号是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数字组成。
16、选用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应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17、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在于可减少所用的定值刀具和量具规格和数量。
18、孔和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完全相同,不分大小写字母。
19、在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选择配合的方法是计算法。
20、零件的公差等级高低与生产成本没有关系。
第二单元 单元作业
1、1. 查表指出 φ30js7和φ60J6的上、下极限偏差?
2、2. Φ30毫米的孔,ES=+0.041mm,EI=+0.020mm与Φ30的轴相配合,es=0,ei=-0.013毫米,要求分别计算其极限间隙(或过盈)、配合公差,并指出基准制。
第三单元 技术测量基础(一)
第三单元 单元测验
1、测量时,标准温度是 。
A、26°C
B、20°C
C、37°C
D、0°C
2、我国长度法定计量单位是 。
A、米
B、毫米
C、微米
D、厘米
3、以下不属于随机误差的特性是 。
A、对称性
B、单峰性
C、无界性
D、抵偿性
4、利用外径千分尺测轴径时,其测量方法属于 。
A、直接测量和绝对测量
B、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
C、间接测量
D、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
5、计量器具标尺或分度盘上每一刻度间距所代表的量值称为 。
A、刻度间距
B、分度值
C、示值误差
D、修正值
6、0—150mm的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是 。
A、100mm
B、150mm
C、0—150mm
D、0—100mm
7、已知游标卡尺修正值为+0.04mm,测得零件的尺寸为30.24mm,该零件的实际尺寸应为 。
A、30.28mm
B、30.20mm
C、30.24mm
D、30mm
8、用内径百分表测孔径的测量方法属于 。
A、直接测量和绝对测量
B、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
C、间接测量
D、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
9、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均保持不变的测量误差称为 。
A、定值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粗大误差
D、变值系统误差
10、量块是一种精密量具,应用较为广泛,但它不能用于 。
A、评定表面粗糙度
B、检定和校准其他量具、量仪
C、调整量具和量仪
D、用于精密机床的调整、精密划线等
11、(多项)以下哪些是零件几何量检测中的测量对象?
A、长度
B、角度
C、硬度
D、表面粗糙度
12、(多项)以下哪些属于测量误差的来源。
A、计量器具误差
B、环境误差
C、方法误差
D、人员误差
13、测量误差越小,测量精度越低。
14、检验是只能判断是否合格,而不一定能得出具体量值。
15、多数随机误差是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的。
16、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有刻度的量具。
17、量块在组合尺寸时,块数越多越好。
18、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是同一概念。
19、对于大小不相同的被测几何量,用相对误差来评定或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度。
20、测量列中的粗大误差应根据拉依达准则予以剔除。
第三单元 单元作业
1、1.试从83块一套的量块中选择合适的几块量块组成下列尺寸: ①28.785mm;②45.935mm。
2、2.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第四单元 技术测量基础(二)
第四单元 单元测验
1、用分度值为0.02mm游标卡尺读数时,以下读数不正确的是 。
A、22.22mm
B、23.21mm
C、50.88mm
D、51.86mm
2、外径千分尺的分度值是 。
A、0.1mm
B、0.01mm
C、0.001mm
D、0.02mm
3、校对50~75毫米外径千分尺的零位,应 。
A、将两测面接触
B、使用50毫米标准样棒
C、使用75毫米标准样棒
D、使用25毫米标准样棒
4、以下哪一个不属于百分表的应用 。
A、用于装夹工件时的找正
B、检测工件的圆度
C、检测工件表面粗糙度
D、检测工件的径向圆跳动
5、百分表的分度值是 。
A、0.1mm
B、0.01mm
C、0.001mm
D、0.02mm
6、内径百分表的分度值是 。
A、0.1mm
B、0.01mm
C、0.001mm
D、0.02mm
7、选择合适计量器具时,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值u和不确定度允许值u1的关系应是 。
A、u<u1
B、u≤u1
C、u>u1
D、u≥u1
8、(多项)游标卡尺的分度值有 。
A、0.1mm
B、0.02mm
C、0.05mm
D、0.01mm
9、在测量零件的形位误差时,百分表的测杆应该与被测表面相垂直。
10、游标卡尺读数时要估读。
11、不能用游标卡尺测量带有磁性或运动工件。
12、判断内径百分表测孔径所得的数据是否有效是通过复查零位来决定的。
13、千分尺读数时要估读。
14、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可根据需要更换活动测头。
15、百分表长指针每转动一圈,短指针就转过一个刻度。
16、使用内径百分表测孔径时应先校对零位。
17、零件的上验收极限尺寸等于零件的上极限尺寸减去安全裕度;下验收极限尺寸等于零件的下极限尺寸加上安全裕度。
18、精度高的尺寸应选用内缩方式验收。
19、在选择计量器具不确定度允许值时应优先选择Ⅰ档。
20、安全裕度相当于测量中总的测量不确定度,它表征了各种误差的综合影响。
第四单元 单元作业
1、1. 某轴直径的公称尺寸为φ45mm,es=0,ei=-0.039mm,选择合适的计量器具并求出上、下验收极限。
2、2. 请简述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的操作步骤。
第五单元 几何公差(一)
第五单元 单元测验
1、以下属于导出要素的是 。
A、球面
B、球心
C、素线
D、端平面
2、以下属于形状公差的项目是 。
A、平行度
B、圆跳动
C、直线度
D、对称度
3、平面度的几何公差带的形状是 。
A、两平行直线
B、两平行平面
C、两等距曲面
D、圆柱面
4、哪一个几何公差项目的几何公差带形状一定是一圆柱面的 。
A、素线的直线度
B、线对面的垂直度
C、同轴度
D、圆柱度
5、平面度误差最小区域判别法不包括 。
A、三角形准则
B、交叉准则
C、直线准则
D、相间准则
6、对于径向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A、与同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B、它标注时,指引线箭头应垂直于圆柱的轴线指到被测圆柱面上,并与尺寸线错开。
C、属于跳动公差
D、当径向全跳动误差不超差时,圆柱度误差肯定也不超差。
7、(多项)以下属于组成要素的是 。
A、球面
B、轴线
C、素线
D、端平面
8、(多项)以下哪些属于方向公差 。
A、平行度
B、垂直度
C、倾斜度
D、对称度
9、(多项)决定几何公差带的要素的有 。
A、形状
B、大小
C、方向
D、位置
10、形状公差的所有项目都没有基准。
11、圆度的公差值前应加Φ。
12、圆度和径向圆跳动的几何公差带形状一样,因此作用效果也一样。
13、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4、同轴度的公差值前一定要加Φ。
15、几何公差标注时,公差框格只能水平标注。
16、几何公差标注时,指引线允许弯折,但只能弯折一次。
17、当被测要素是组成要素时,指引线箭头应与尺寸线明显地错开。
18、最小条件是指被测要素的提取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距离为最小。
19、对于组成要素,符合最小条件的理想要素处于实体之内并与被测要素的提取要素相接触。
20、评定形状误差时,最小区域的宽度f或直径d即为形状误差值。
第五单元 单元作业
1、1. 什么是定位最小包容区域?
2、2. 解释图中形位公差的含义:
第六单元 几何公差(二)、表面粗糙度及测量
第六单元 单元测验
1、操作视频中,是使用哪一个计量器具来检测导轨直线度误差的 。
A、百分表
B、电子水平仪
C、合像水平仪
D、自准直仪
2、操作视频中,测量时水平仪的分度值为多少mm/m?
A、0.01mm/m
B、0.001mm/m
C、0.02 mm/m
D、0.1 mm/m
3、操作视频中,水平仪每移动多长一段距离读一次读数?
A、100mm
B、110 mm
C、200 mm
D、220 mm
4、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数值单位是 。
A、无量纲
B、微米
C、毫米
D、米
5、在用水平仪测导轨直线度的操作视频中,直线度误差=L ×i ×h,该公式最后得出的直线度误差的单位是 。
A、无量纲
B、微米
C、毫米
D、米
6、(多项)可以用以下哪种方法来模拟基准轴线 。
A、顶尖
B、V型架
C、套筒
D、量块
7、(多项) 以下哪些是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 。
A、比较法
B、光切法
C、针描法
D、干涉法
8、用指示表测圆柱体径向圆跳动误差时,指示表的测头只垂直于该圆柱体轴线就可以了。
9、一般来说,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小的表面,其粗糙度数值也应小。
10、表面粗糙度是实际表面几何形状误差的微观特征,而形状误差是宏观的。
11、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时,应优先选用Ra。
12、基准线的走向与轮廓的总的走向一致。
13、对于耐蚀性、密封性要求高的表面,其粗糙度数值应大。
14、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被注表面。
15、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越小越好。
16、用比较法评定表面粗糙度能精确得出被检验表面的粗糙度值。
17、测量表面粗糙度时应在垂直于加工痕迹的方向上测量。
18、用比较法评定表面粗糙度方法简单,适合生产现场使用,主要用于评定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的表面。
19、用水平仪测导轨直线度时,顺测和回测的位置可以不一致。
20、用指示表测径向圆跳动时,工件在绕基准轴线旋转过程中,指示表还应沿着轴线做左右移动。
第六单元 单元作业
1、1.用电子水平仪检测导轨直线度误差时的检测原理是什么?
2、如图,经加工后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要求:Ф48 mm和Ф25 mm圆柱面表面粗糙度Ra值不允许大于0. 8μm,左端面及A端面Ra值不允许大于1.6μm,其余各面不允许大于3.2μm。请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图上。
第七单元 圆锥的公差配合与测量、螺纹的公差配合与测量
第七单元 单元测验
1、普通螺纹的主要用途是 。
A、联接和紧固零部件
B、用于机床设备中传递运动
C、用于管件的联接和密封
D、在超重装置中传递力的作用
2、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为 。
A、螺纹大径
B、螺纹中径
C、螺纹小径
D、单一中径
3、普通螺纹的牙型角为 。
A、20°
B、30°
C、60°
D、90°
4、螺纹标记M8×1.25-6g,以下关于该螺纹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公称直径为8mm
B、细牙
C、螺距为1.25mm
D、内螺纹
5、以下哪个是内螺纹的中径、小径的基本偏差代号 。
A、E
B、F
C、G
D、K
6、螺纹千分尺用于测量螺纹的 。
A、大径
B、中径
C、小径
D、螺距
7、万能角度尺只装直尺时的测量范围是 。
A、0º~50º
B、50º~140º
C、140º~230º
D、230º~320º
8、万能角度尺的刻线原理与 相似。
A、游标卡尺
B、千分尺
C、百分表
D、比较仪
9、(多项)影响普通螺纹互换性的主要参数有 。
A、螺距
B、牙型半角
C、中径
D、大径
10、(多项)以下哪些是圆锥配合的优点 。
A、可自动定心
B、对中性良好
C、配合间隙或过盈的大小可以自由调整
D、能利用自锁性来传递扭矩
11、三角形螺纹因其当量摩擦系数大,强度高,故常用作联接螺纹。
12、M18×1.5-6g中M是指美制螺纹。
13、用三针法测量外螺纹中径时,可直接从仪器上读出中径的实际尺寸。
14、螺纹量规都有通规和止规,在检验螺纹时,既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15、综合检验时采用螺纹量规来检验螺纹的合格性。
16、圆锥配合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与过渡配合三种形式。
17、锥度的单位是mm/m。
18、基面距是指相互配合的内、外圆锥基准平面之间的距离。
19、万能角度尺的测量范围是0º~360º。
20、正弦规可以用作精密测量。
第七单元 单元作业
1、1. 有一外圆锥,已知其最大直径D=20mm,最小直径d=15mm,圆锥长度L=100mm,试求其锥度C和圆锥角α。
2、2. 请解释螺纹代号的含义:M24×2—5H6H—L 、 M30—6H/ 6g
第八单元 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测量、新技术的应用
第八单元 单元测验
1、标准对齿轮的轮齿同侧齿面偏差规定了多少个精度等级?
A、10
B、11
C、12
D、13
2、用三坐标仪测量一个面时,至少需要采集几个点?
A、1
B、2
C、3
D、4
3、用三坐标仪测量一条线时,至少需要采集几个点?
A、1
B、2
C、3
D、4
4、手表中的齿轮更侧重于以下哪个齿轮传动要求 。
A、准确性
B、平稳性
C、均匀性
D、侧隙合理性
5、(多项)圆度仪可以用来测量哪些几何误差?
A、圆度
B、圆柱度
C、同轴度
D、圆跳动
6、用圆度仪测量工件时,不需要调整偏心量,装夹好工件后直接就可以测量了。
7、圆度仪的操作顺序是首先通气,再打开测量软件。
8、三坐标仪由机械部分、电气部分和测头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9、用三坐标仪测量工件时只能自动测量。
10、用三坐标仪测量工件时,一直要按住使能建,然后再去移动操作杆,三坐标仪的测头才会移动。
11、用三坐标仪可以测量工件的尺寸,也可以测量几何误差。
12、因为齿轮侧隙有利于储存润滑油、补偿齿轮受力后的弹性变形、热变形,所以侧隙越大越好。
13、一齿径向综合偏差主要影响齿轮传动的运动平稳性。
14、齿圈径向跳动Fr在工厂中也常用圆柱棒代替球测头测量,其直径≈1.68m,m为被测齿轮模数。
15、滚齿机加工齿轮加工时,几何偏心是由齿坯基准孔轴线与滚齿机工作台旋转轴线不重合而引起的。
16、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量指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7、用公法线千分尺来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
18、齿轮副接触斑点是指装配好的齿轮副,在轻微制动下,运转后齿面分布的接触擦亮痕迹。
19、齿轮跳动检查仪检测齿轮径向跳动时,不需要复查零位。
20、齿厚游标卡尺读数时需要估读。
第八单元 单元作业
1、1. 齿轮传动有哪些使用要求?
2、2. 请简述三坐标测量机的开机过程。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以下属于形状公差的项目是 。
A、平行度
B、圆跳动
C、直线度
D、对称度
2、哪一个几何公差项目的几何公差带形状一定是一圆柱面的 。
A、素线的直线度
B、线对面的垂直度
C、同轴度
D、圆柱度
3、计量器具标尺或分度盘上每一刻度间距所代表的量值称为 。
A、刻度间距
B、分度值
C、示值误差
D、修正值
4、螺纹千分尺用于测量螺纹的 。
A、大径
B、中径
C、小径
D、螺距
5、标准对齿轮的轮齿同侧齿面偏差规定了多少个精度等级?
A、10
B、11
C、12
D、13
6、设计给定的尺寸为 。
A、理想尺寸
B、公称尺寸
C、极限尺寸
D、实际尺寸
7、标准公差数值由 确定。
A、公称尺寸和基本偏差
B、公称尺寸和公差等级
C、基本偏差和公差等级
D、实际偏差和公差等级
8、决定配合公差带大小的是 。
A、标准公差
B、基本偏差
C、配合公差
D、公称尺寸
9、用内径百分表测孔径的测量方法属于 。
A、直接测量和绝对测量
B、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
C、间接测量
D、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
10、测量时,标准温度是 。
A、26°C
B、20°C
C、37°C
D、0°C
11、百分表的分度值是 。
A、0.1mm
B、0.01mm
C、0.001mm
D、0.02mm
12、以下属于导出要素的是 。
A、球面
B、球心
C、素线
D、端平面
13、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数值单位是 。
A、无量纲
B、微米
C、毫米
D、米
14、万能角度尺只装直尺时的测量范围是 。
A、0º~50º
B、50º~140º
C、140º~230º
D、230º~320º
15、用三坐标仪测量一条线时,至少需要采集几个点?
A、1
B、2
C、3
D、4
16、(多项)决定几何公差带的要素的有 。
A、形状
B、大小
C、方向
D、位置
17、(多项)基本偏差系列中,哪些的基本偏差为零。
A、H
B、F
C、JS
D、h
18、(多项)以下哪些属于测量误差的来源。
A、计量器具误差
B、环境误差
C、方法误差
D、人员误差
19、(多项)游标卡尺的分度值有 。
A、0.1mm
B、0.02mm
C、0.05mm
D、0.01mm
20、(多项)以下哪些是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
A、比较法
B、光切法
C、针描法
D、干涉法
21、公差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是设计时给定的。
22、保证互换性,就应把零件的误差控制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23、零件的极限偏差是用来控制实际偏差的。
24、公称尺寸必须小于或等于上极限尺寸,而大于或等于下极限尺寸。
25、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在于可减少所用的定值刀具和量具规格和数量。
26、选用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应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27、公差虽为绝对值,但公差值前面却不能加“+”号。
28、JS的公差带相对零线对称分布。
29、孔和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完全相同,不分大小写字母。
30、测量误差越小,测量精度越低。
31、检验是只能判断是否合格,而不一定能得出具体量值。
32、量块在组合尺寸时,块数越多越好。
33、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是同一概念。
34、测量列中的粗大误差应根据拉依达准则予以剔除。
35、游标卡尺读数时要估读。
36、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可根据需要更换活动测头。
37、精度高的尺寸应选用内缩方式验收。
38、形状公差的所有项目都没有基准。
39、同轴度的公差值前一定要加Φ。
40、当被测要素是组成要素时,指引线箭头应与尺寸线明显地错开。
41、最小条件是指被测要素的提取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距离为最小。
42、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时,应优先选用Ra。
43、用指示表测圆柱体径向圆跳动误差时,指示表的测头只垂直于该圆柱体轴线就可以了。
44、用三针法测量外螺纹中径时,可直接从仪器上读出中径的实际尺寸。
45、综合检验时采用螺纹量规来检验螺纹的合格性。
46、M18×1.5-6g中M是指美制螺纹。
47、锥度的单位是mm/m。
48、正弦规可以用作精密测量。
49、齿圈径向跳动Fr在工厂中也常用圆柱棒代替球测头测量,其直径≈1.68m,m为被测齿轮模数。
50、用三坐标仪测量工件时,一直要按住使能建,然后再去移动操作杆,三坐标仪的测头才会移动。